佛山陶瓷研究所冷等靜壓工藝生產精細陶瓷輥棒技術獲巨大成功。 至1989年初,佛山產區已擁有輥道窯50多條,每年更換陶瓷輥棒在25000根左右,全國約早50000根左右。這種被工人們戲稱為“大香腸”的窯爐運動配件,售價高,損耗大,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一支就需20多美元,成為制約生產的一大瓶頸。
當時的佛山市陶瓷研究所所長、高級工程師何錫伶,針對“大香腸”損耗大、維修更換困難、產品依賴進口的狀況,率領一批技術人員,瞄準這一高科技的易耗品,采用冷等靜壓成型技術,終于在1992年9月研制成功這種超級“大香腸”——長度達2.6米的高溫陶瓷輥棒,測試溫度達到了1300℃,成為裝備配套企業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技術成果,對降低窯爐維修成本,提高維修效率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