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陶瓷一線品牌中采用低劣質陶瓷原料及其代用料研制低溫、快燒坯體和強遮蓋力的乳蝕釉料,這是當前生產建筑衛生陶瓷的發展方向。對于墻面磚制品來說還采用了一次快速燒成新工藝。采用一次快速燒成工藝是當前面磚生產的一項重大技術革新。一次快燒新工藝要求坯釉配方能適應一次快速燒成,焙燒溫度較低,焙燒過程中收縮要小,不含或少含有機或分解性等在反應中變化劇烈的物質。釉料要求足以遮蓋坯體的顏色,并能在短時間內形成平整光潔的釉層。 為了降低燒成溫度,適應快速燒成要求和節約高嶺土等優質陶瓷原材料,各國廣泛研究和采用低溫原料和低收縮的配方,如美國采用硅灰石配方(硅灰石55%,球枯土30%,石英15%)和滑石配方(滑石51%s粘土30%,硅灰石9%)同時還充分利用了變質花崗巖、細晶巖和等晶石等礦物原料。日本采用合成硅灰石配方 (合成硅灰石45%s臘石30%,木節土25%),還采用人工制造臘石、陶石等粘土粉時所產生的殘渣粉作面磚的原料。意大利采用粘土、白云石、和長石的配方。蘇聯坯料以粘土和石英為墓礎,另摻些熔點較低的碎玻璃,同時還采用含a 石正長巖、珍珠巖、硅a土、滑石和白里的配方。日、英、美利用磷礦渣作快速燒成釉面磚的主要原料。英國使用的配方為70%緞燒磷法和30寫的粘土。日本的最佳配方為:平木陶石45%s蛙目粘土35%磷礦漣35%,法國利用高爐礦渣生產面磚。采用上述原料后,一般可使面磚的燒成溫度從 1250-1280降到950-1150,這就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節約了燃料。有些缺少天然硅灰石的則采用人工合成硅灰石作為一次快燒面磚的原料。合成硅灰石已在意大利、法國、日本、西德和丹麥投產,歐洲、亞洲一些硅酸鹽化學研究單位和工業部門也曾進行了用合成硅灰石一次燒成面磚的工藝實驗并獲滿意結果。 在意大利,采用一次燒成工藝生產面磚就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我國溫州陶瓷研究所、廣東化工學院等單位,近幾年來亦進行了合成硅灰石的研究和工藝試驗,建材研究院與北京陶瓷廠共同協作,利用黃磷礦渣研制了適于快速燒成的面磚坯釉料,大大降低了坯休成本。我國黃磷生產廠每年排出大且的廢渣,目前均未得到利用,據初步統計,若全國磷礦渣全部利用來生產釉面磚,其產最等于目前全國面磚的總產最。沈陽陶瓷廠與廣東化工學院共同協作,自1974年起對粘土質與滑石質釉面磚低混一次快燒的坯釉配方進行了較深人研究,1975年底在沈陽陶瓷廠進行了中間性小量試產,性能指標完全達到部頒標準,燒成時間為90-150分鐘。面磚作為飾面材料,重要的是外觀和物理化學性能,單純地為追求坯體白度而過分強調使用優質原料是不必要的。實驗證明,面磚的白度可以通過采用高遮蓋力的乳濁釉這一途徑來解決,從而降低對原料質量的要求,擴大可用原料的范圍,減少所用原料種類,簡化工藝,進一步降低產品成本。此外,乳濁釉的生產也是面磚一次、低溫、快燒新工藝中重要環節之一。 因為這種新工藝的坯體大都采用白度很差,甚至帶色很探的低溫燒結原料,不用遮蓋力強的乳蝕釉就無法達到表面的白度要求。國外的建筑衛生陶瓷制品已廣泛地采用乳白釉代替透明釉。從使用乳濁劑的情況來看,當前大都是采用硼錯熔塊配制的乳濁釉,氧化錫是一種很強的乳蝕劑,但其價格較貴,其使用受到限制。而錯英石也是一種效果很好的乳濁劑,并且資源豐富,價格低廉 (為氧化錫的二十分之一),所以現在都逐漸以錯釉代替錫釉。此外,與氧化錫相比,錯釉還有能抵抗窯內各種氣氛和溫度影響的優點。使用鉛英石作乳蝕劑在工藝技術上的特點是,必須細磨并且全部或大部分加人到熔塊中去,方能顯出較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