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最近收到一條消息:肇慶市陶瓷企業很多都將生產線停產了一半以上,很多工人因此而失業或者被欠薪。針對這條消息,記者專門到肇慶市走訪了部分陶瓷企業。7月5日,記者來到肇慶市鼎湖區永安鎮貝水工業園以及高要市白土鎮的宋隆工業園進行調查。在兩天的調查走訪,中記者發現,因為最近一段時間的環保整頓,加上陶瓷市場低迷,肇慶市鼎湖區和高要市很多陶瓷企業都暫停了一半以上的生產線,甚至還有企業將生產線全部關了。 
記者上午在肇慶市鼎湖區永安工業園某陶瓷工廠大門的公告欄上看見,布告欄上貼著一張布告,寫著因為工廠進行產品轉型升級,車間生產設備需要進行改造,所以公司決定放假休息,至于放假的時間,布告上只是說持續到9月份,但是具體的日期并沒有說明。在工廠門口記者也遇到了很多趕回來工作的工人。甄先生是這家企業的老員工了,不過也只是工作了一年不到的時間,甄先生對記者說他是5月底接到通知開始放假,當時說的是7月份就可以回來工作了,可是自己從7月1日回來開始等,已經快一個星期了都沒有見到工廠開放,而且工廠還欠了他一個月的工資。甄先生還告訴記者,很多工友和他一樣早早就來到肇慶準備開工,但是一直等不到開工的通知,反而聽說這家工廠已經換了老板。對于下一步應該怎么辦?之前的工資還能否要回來,這些問題讓甄先生這些打工者一籌莫展。 其實這家陶瓷工廠只是肇慶市陶瓷工廠的一個縮影,很多工廠都面臨著相同的境遇。一切的起因還要從今年4月份說起。2014年4月,肇慶市對轄區內的所有陶瓷企業發出整改通知:要求所有企業,所有生產線,都要在2014年年底前按標準完成“煤改氣”升級改造,凡是未完成、或未達到環保達標治理指標的,勒令限產50%。正是這一政策導致了肇慶市很多陶瓷工廠因為整改不合格而被限產。某工廠的老板周先生就是這樣一家被限產的企業,周先生告訴記者,廠里面在接到通知后,就組織專人進行成本核算,核算完后發現不算上改造的費用,單是改造完使用天然氣的費用都會讓企業入不敷出。周先生給記者算了一下,工廠改造費用需要近3000萬,而改造完后一條生產線每天的生產成本增加了20萬元左右,這兩方面以綜合,自然讓包括周先生在內的很多工廠不想改造。 據記者了解,白土鎮11家陶瓷企業共42條生產線,現在已經暫停了24條。而永安鎮貝水工業園10家陶瓷企業也和白土鎮面臨著差不多的情況。在記者的走訪中,很多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己的工廠對于環保改造沒有抵觸情緒,沒有改造的原因是在改造前工廠就已經不行了。據這些負責人講,今年的陶瓷市場很是低迷,幾乎拿不到什么像樣的訂單,更不用說要什么利潤了。所以很多企業在改造前就已經入不敷出了,早就準備倒閉或者轉讓了,所以即使沒有這個整改通知,還是會有很多企業暫停自己的生產線。 在記者一天的走訪中,發現肇慶的大部分陶瓷工廠都屬于較為低端的生產工廠,沒有技術優勢,只是單純的靠數量獲得利潤。在如今低迷的市場中很難占得先機,這也是這些工廠停產、倒閉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