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標準2016年執行,陶瓷廠必死一大片!市場低迷、環保風暴之下陶瓷行業大屠殺到底來了沒有?來了! 7月17日,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繆斌在建筑衛生陶瓷專業委員會2014學術年會發言中提到,2014年上半年建陶行業的產量依然增長,整個大環境不容樂觀,生產增幅在5%以內,銷售額下降了近10%。他表示,未來的環保要求、安全生產要求在提高,國內行業標準正向國際標準看齊,目前大部分企業不達標。 
顯而易見,繆秘書長所述之依據是《建筑衛生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定和執行,及2016年(‘十三五’的第一年)將嚴厲執行的《安全生產標準》。 此前,陶瓷行業排放標準制定的時候,木有一人放在心上,但是現在,連康師傅都遵小號了,《建筑衛生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難道會是小學生標準,可遵守可不遵守嗎?難道你要懷疑習大大為民還原藍色天空白色云朵的決心嗎?事實不會告訴我們,陶瓷行業沒有理由怠慢這一趨勢了!縱使標準之下達標率由0%變成了50%,那么,另外50%呢?必成達爾文進化論下的活標本!哭也沒用! 新標準下來,將成就哪些行業生態鏈上的烈士?鍵者認為,小型陶瓷企如果它想活著的話還是沒問題的吧?畢竟其只有一兩條產線,規模小,要整改要升級反而容易,因為投入基數小,不過傳統看法是“死”必定先"死"規模小的,也許這也是行業的生存規律吧;鍵者倒是擔心那些傳統型、歷史悠久的規模龐大的陶瓷企業,身材這么龐大,生產資料定了型,在這種產能膨脹需求下降的形勢下,要改,豈不是重新投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