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瓷一線品牌中的建筑衛生陶瓷的成型機械設備,盡管其成型工藝有模 壓、擠壓、機壓、注槳以及新型的樹脂成型、等靜壓壓制、 熱壓法、振動法、燒結成型等等,而其機械設備主要集中在 兩方面即壓力機和注漿線。 在墻地磚粉壓成型方面,傳統的低效率手動杠桿式壓力 機、摩擦壓力機,不論其壓力、產盆、控制方式、性能等都 無法滿足現代化的技術要求,而代之各種型式的高效串自動 或半自動油壓壓力機,并且實現了從入料到出半成品全自動 化。目前,西德、美國、日本、意大利等國均發展這種高效 率的自動化油壓機。壓機噸位為150噸、200噸和300噸不 等。如西德DORST陶瓷機械廠生產的ROBOT-6高速回轉 式自動壓磚機,壓制150X150尺寸的面磚產量高達7200塊/ 小時(即120塊/分鐘)。這要比兩個人很辛苦操作的康擦壓 力機還快十倍以上。意大利威爾柯公司生產的具有電子指令 儀器的ID510型油壓自動壓力機,壓制 300 X 200尺寸的地面 磚產盤達4800塊/小時(即8O塊/分)。油壓螺旋壓力機的噸 位達1000噸以上。 日本、法國、西德、蘇聯、捷克、意大利等國的一些工 廠采用澆注法生產面磚。澆注法的生產過程如下: 墊板(多孔的耐火粘土墊板)放置在傳送帶上,通過四 個漏斗的下邊,按順序分別進行上脫模劑、注槳、上釉底 料、施釉,然后通過兩組切割機,將面磚切成規定的尺寸, 再由傳送帶送入快速干燥室干燥,最后送人快速燒成窯爐中 一次快速燒成,溫度為1000~ 1050.0。用澆注法生產釉面 磚,具有很多優點,可以省去許多工序,如涅磨坯料的壓 漣、泥餅的干燥和打粉等,并且易于機械化、自動化連續生 產。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優點,就是制成的面磚表面平整, 沒有變形,它沿平面沒有收縮,而是沿整個厚度收縮,可以制 成任意的厚度,一般為3-3.5毫米,最薄的可達I毫米。1973 年日本研權并建立了一條面磚自動澆注成型生產線,采用硅 酸鈣系統的模型,生產300 X200毫米的面磚,日產1000塊, 直接操作人員為1人。蘇聯“玻漓與陶瓷”刊物認為用多孔陶 瓷模型澆注法制作陶瓷面磚工藝是建筑陶瓷工業的新方向。 注漿工藝主要是發展真空處理泥槳,機械化自動化生產 的壓力注漿和補漿的注漿線以及連續機械化生產的傳送帶式 注漿線,致使勞動生產效率成倍地提高。此外,在衛生陶瓷 器的生產中,國外正在研究采用柱塞式壓機成型和0水壓成 型新工藝代替注漿成型。據報道采用半干坯料靜水壓成型可 提高勞動生產串一倍,可取消石膏模型,縮短生產周期并大 大減少占地面積。這種新工藝還可以采用低流動性劣質粘土 生產衛生陶瓷制品,但這種方法目前仍處于試驗階段,井只 限于成型形狀較簡單的制品。 目前,在墻地磚的成型與施釉上,國外已出現了一種壓 釉法新工藝,這是繼一次燒成后又一重大的技術革新。通常 的陶瓷墻地磚生產工藝的基本工序是在坯體壓型后,經干 燥、濕法施釉、蹭邊、烘千,然后燒成,而壓釉法新工藝系 將坯料和特制的干粉釉同時壓制成型,經烘干后,入窯燒 成。這一工藝將壓型和施釉合為一道工序,從而簡化了操作 工序。西德的開雷一貝達夫公司經過四年時間的研制后,已 初步成功地實現了一次燒成的壓釉地磚新工藝。目前已采用 該新工藝每月生產100 X 200毫米的施釉地磚二萬五千平方 米。據稱,新工藝與舊法相比,在年產30萬平方米施釉地磚 規模的工廠,操作工人舊法需要35人,而新法只需19人,可 減少操作工人45.7%,舊法的廠房占用面積和空間分別是 3000平方米和21000立方米,新法則為2100平方米和14000立 方米,因而新法可減少廠房面積30 %和空間33.3%。目前采 用壓釉法生產的釉面地磚的釉面尚存在不均勻性,然而作為 地磚用,表面呈現些略微的凹凸不平和陰暗交錯,有著樸素的 裝飾效果以及防滑和耐磨效果。因為建筑陶瓷現代的審美觀 點趨向于簡單、樸素,它沖破了表面均一性和形狀均一性的 限制,顯示原始原料的特點。據認為,壓釉法生產一次燒成 粕面地磚在技術上和經濟上是成功的。它是陶瓷面磚生產工 藝的一項重大技術革新。目前已有幾個在研究發展這項 新工藝。另外,國內有關單位擬開始研究熱壓燒結鋪地磚的 新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