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現代瓷片在20世紀80年代 初開始萌芽。當“瓷片”這個詞剛剛 由國外傳入的時候對于大家來說都是 陌生的,它以現代的審美方式對傳統 審美觀提出了置疑和挑戰。瓷片在中 國原本屬于輕工業產品或工藝美術, 在很長一段時間大家無法將瓷片與純 藝術聯系在一起,在這種混沌的狀態 下,大家開始摸索,在摹仿的狀態下 開始了一些正常形態的變異和拉坯成 型的拿捏與切割,使其“變形”就是 瓷片了。直到20世紀80年代的中期, 我國臺灣瓷片家李茂宗的大陸之行帶 來了現代瓷片的新信息,大家才認 識到瓷片的主要功能不是實用而是追求和表現個性、泥性和工 藝特點。當時的瓷片十大品牌代表團赴日本參加世界瓷片大會,我 們的展品因種種原因未能參展,然而卻帶回了世界各國瓷片家 的作品資料,面對一個個“怪胎”“異類”,使大家大開了眼 界。然而,不可思議的是現代瓷片十大品牌的國際大獎是一人堆陶片的 堆積和組合,那么現代瓷片的評判標準是什么呢?在1985年中 央電視臺首次播出一個短片,介紹了燒制土陶臉譜的全過程, 它就是《尹光中的陶藝》。尹光中的作品隨意而嚴謹,表現的 是泥性、燒制和思想,在土窯中燒制的全過程和煙熏后的瓷片 作品深深地觸動著大家的心弦。從那以后,的瓷片界開始 活躍了起來,出現了一批有著勤奮敬業精神的老一輩瓷片家和 具有接受外來思想以及創新精神的青年瓷片家,他們憑借豐富 的經驗和扎實的藝術功力在瓷片上作著大膽的嘗試.從瓷片的 模具制作到后來的無模具手工捏制,表現手工的自然痕跡和體 現材質的美,探索出了一條適合現代瓷片發展的新路子。 |